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当前,奉贤区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在全社会掀起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区委大调研办在“上海奉贤”公众号推出“书记调研手札”,充分展现全区上下通过调查研究,为发展献策、改革破题、基层解难的生动实践,在全社会凝聚起大兴调查研究的共识和力量,营造浓厚氛围。
传承柘林历史文脉
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柘林镇党委书记项华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作为上海最早成陆的地区之一,柘林自良渚时期至今已有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史。先民们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把这里从东海一隅的盐碱之地,逐渐建设成生机勃勃、人文荟萃的江南沃土。我们通过深入调研,总结提炼出柘林人坚韧不拔、敢为人先、甘于奉献、开放包容的精神品格,形成了柘林特有的历史文化积淀。
随着调查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近些年来柘林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加速,来自不同地域、有着不同习俗的人们,在这片土地上共同生活,不断发生着文化理念与价值观的碰撞。加之受到产业结构调整深层次推进、周边重大项目陆续落地等因素影响,民生诉求愈发多样,利益冲突时有发生,社会治理难度越来越大。如何有效化解这些矛盾和难题?经过分析研判,我们认为:不仅要有高效的行政举措,更要从柘林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把柘林的精神品格内涵融入到当代柘林人的血脉中,坚持以文化人、以德铸魂,在更高层次上推动社会治理、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
探文化起源:用坚韧不拔的毅力破解治理老大难
我沿着海塘文化发源地——华亭东石塘,感受这座千年古镇的魅力。面对海患侵袭,为保卫家园和良田,先民们凭着坚毅顽强、勤劳智慧、众志成城的斗争精神,构筑起这道巍然矗立四百年的“海上长城”,也造就了今天奉贤区唯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在不屈不挠的斗争中,柘林劳动人民苦中作乐,演绎出独具特色的滚灯文化,留下了今天奉贤区唯一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这两个“唯一”,共同承载起柘林最生动的文化脉络和历史记忆。
直面矛盾、百折不挠、敢于斗争的精神,在柘林世代传承。面对城市发展项目引发的多重矛盾,柘林镇坚持“人民至上”理念,想尽千方百计,历尽千辛万苦,稳妥开展各项工作,坚决做好群众思想疏导、利益保障,确保市、区两级重大项目稳妥推进。面对撤制镇社区公共配套品质不高的现状,柘林镇大力实施老城有机更新、美丽街区创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着力优化群众身边的医疗、教育、体育、文化等公共资源品质,力争让居民享受到与中心城区同等品质的便利生活。面对新镇区生活配套不完备的问题,全镇干部勇挑重担、快马加鞭,列出攻坚清单,日夜挂图作战,民生项目纷纷上马,公建配套接茬竣工,镇区路网已然成形,邻里中心启用在即,商业配套日益完善,品质新镇初见端倪,“15分钟生活圈”触手可及。
访改革典范:用敢为人先的魄力开创发展新格局
我走访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本土民营企业家,探寻他们在改革开放初期解放思想、敢闯敢试的创业史。他们创立合作社,努力推动技术创新,探索出低盐度海水对虾养殖、高品质葡萄绿枝嫁接等农业新技术,让柘林成为全国闻名的对虾之乡、葡萄之乡,产品畅销全国走向世界,也让一大批农民率先走上致富路。他们投身改革参与企业转制,打造出全市领先的优势产业,乡办厂、校办厂纷纷崛起,输配电、食品机械制造等行业在全市独树一帜,柘中电子、海滨电器、显隆机械等一批大中型企业引领潮流,成为上海多项地标建筑建设工程的重要参与力量。
勇立时代潮头,担当时代使命,正是当今柘林广大党员干部和企业家传承敢为人先精神的体现。我们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以做优做强实体经济为主要抓手,激活沉睡资源、盘活低效资源、用活优质资源,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提升柘林特色产业集群集聚度,完善企业管理体制机制,强化企业服务能力水平,助推镇级经济持续、安全、高质量发展。我们开创民生服务新样式,系统性思考农村养老模式,以人为本、因地制宜,首创“椿萱庭”嵌入式宅基养老新途径,顺应农村养老理念,盘活农民宅基资源,催化农村招商引资,解决农村闲余劳动力,有效助推乡村振兴。
聚各方贤能:用甘于奉献的情怀激发乡村新活力
我走进夹路、冯桥、渔业等村居和乐怡苑、如意家园等动迁安置小区,追忆本世纪初,柘林百姓为上海化工区、奉贤大学城的建设,顾全大局,离开世代生活的故土,主动适应生活习惯的改变,搬入新家园,为教育事业、产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近几年,面对落户柘林的市、区级重要民生项目,柘林人民凭着其朴素的家国情怀,再一次选择了服从大局,为这些重大项目提供承载。我镇也在此过程中,于变局中开新局,着手启动新镇建设,创造出一片新天地。
这种奉献精神,在柘林长盛不衰。如今,一大批心怀故乡、热爱农村的柘林乡贤和优秀人才,积极投身社会治理,反哺家乡建设,形成柘林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他们在柘林投资创业,打造的“烟渔菛垄”等网红打卡地带动了周边农村文旅产业发展,以“郁见你”为代表的民宿吸引着更多致力于农村建设的人涌入柘林。他们获评“柘林好儿女”,积极投身贤城贤治,化身“老娘舅”“柘邻两长”“红色代办员”“家乡代言人”,帮身边人解决身边事,为家乡引入发展资源、提供智力支持。他们当选“柘林孝善之星”,带头树起崇德向善、孝悌忠义的旗帜,引领全镇家庭和个人,共同营造人人向善的浓厚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
促交融演进:用开放包容的姿态蕴育文化新内涵
翻阅临海、冯桥等村村史,我不禁感慨:柘林方寸之地却也尽显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柘林是率先开放之地,如今位于外滩的上海海关,最初就设于柘林境内,即康熙二十四年在柘林漴缺设置的江海关,是上海最早管理海关业务的机构。柘林是兼容并包之地,自古便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先民在此居住和繁衍,尤其是浙江岱山人后裔迁徙至此,几代人在此生活,更加速了文化的大交流和人群的大融合。
如今的柘林,地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交通枢纽和节点,开放包容的品质彰显着这里的文化软实力。我们以滚灯为媒打造地区文化交流的大平台,结合滚灯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并搭建对外文化交流的平台,增强柘林居民对非遗项目滚灯文化的自豪感、认同感、参与度;以“三区两镇”联动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深度融合,充分借力化工区产业优势、大学园区产学研优势,主动融入联动发展格局,助推高质量人才在柘林扎根安居;以“上海渔村”项目打造人居环境的“柘林样本”,守护好、发展好祖先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用好区域文化特色,讲好柘林故事,打造地区发展的靓丽风景线。
文脉千秋贯,江河万古流。历史的脚步声,穿透时间的缝隙,徜徉在这片散发着泥土芬芳的土地上,唤醒了人们对文明传承的憧憬与追求。如今的柘林,古城肌理神韵犹存,新镇画卷徐徐展开,古今同框、新老对望,正闪耀着人文底蕴与时代潮流的光芒。
今天,我们开展调查研究,深入挖掘柘林历史文脉,就是为了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深厚的历史底蕴中提炼文化精髓,让五千年的文化之树在现代精神文明建设中生发新枝,让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更具持久力,从而为建设产业智美、城镇谐美、乡村秀美、生活和美的“四美”新柘林提供不竭动力。
(转自:上海奉贤)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