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学习是纳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新型教学方式。为了高质量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转变学校育人方式,培育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教师们的项目设计与实践能力,2023暑期上戏附属浦东新世界实验小学开展了PBL设计与实践共创营活动,继续推进学校项目化学习的工作朝着高质量的发展目标不断迈进。
自2022年暑期,学校项目化学习工作坊根据学校实际校情,研发了一套集项目化学习理论研究、专家讲座、教师团队合作设计、展示汇报集一体化的共创营活动,共同提升了教师项目的设计与实施能力,帮助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2023暑期PBL设计与实践共创营,在沿用去年的模式上,我们还增设了项目的申报与评估环节,促使项目推进稳步、高质量。
学校邀请了市、区的专家团队,整合并发挥学校种子教师的专业力量,组织各项目组的教师开展线上自主课程学习和线下项目设计、开展共建、共享、共评的项目化学习探索与研究活动。
基础营认证
·在学校种子教师的引领下,各项目组开展线上项目化学习的理论学习,为有效开展项目设计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在种子教师的引领下,各项目组的成员深化合作,实现校区间、学科间互通共赢,共同设计项目的初步方案
成长营进阶
·8月21日上午8点,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崔春华和王晓华老师与84名共创营的成员们齐聚校园,分组分类进行新项目的指导与修改活动。
两位专家手把手地进行指导,与各个小组进行一对一对话、沟通。小组成员们也积极参与、认真研讨并根据两位专家的专业建议对项目设计进行修改与完善,并撰写出最终的项目设计方案。
汇报与评估
8月22日上午8点,上海市教育科学学院普教所崔春华博士和嘉定区教育学院科研员徐颖专家莅临学校,为本期共创营设计的13个项目方案进行评估审核。各项目组的老师老师认真准备,并逐一进行汇报展示。
评价与反馈
徐颖专家对所有学科项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1、设计的项目方案具有研究价值。
老师选取了学生感兴趣,并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项目来开展研究。比如,《西游记》人物收藏卡这一项目,孩子们乐于阅读和欣赏古典名著;“金鱼为什么在鱼缸里面会死,而在池塘里面这些鱼生活得更好?”老师从孩子们发现的问题入手,确立项目的研究。
2、项目方案的学习目标,围绕新版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及学科核心素养。
教师们紧扣学习目标来开展项目研究,在过程中提供了学习支架,引导孩子们进行自主的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究的内驱力。
3、驱动性问题的设计,聚焦于问题的解决,有针对性。
在设计驱动性问题时,老师们有意识地增加一些条件或前提,让学习探究更有方向性。
崔春华博士对每一位老师的学习能力和转化能力表示肯定,并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点评:
1、驱动性问题设计,注重情境创设。
跨学科项目来源于学校的《80天环游世界》校本课程,但老师们不拘泥于课程中的具体内容,而是能够结合实际,创造情境。如,杭州亚运会还未召开,老师们就以此为背景、情景。
2、虽是跨学科项目,但不忽略学科目标。
跨学科项目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一种活动项目,但老师们都关注到了项目中涉及到的不同学科和课程标准。
3、注重学习支架的设计。
老师们设计的支架的形式多样,如知识加油包、一种思维导图、范例等。除此之外,学习支架的运用注重时机,为学生提供资源、帮助和思路。
4、关注阶段性成果展示。
最后的成果要有展示,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过程性的成果展示,它是过程性的一些学习的指导。
5、关注整个项目过程中评价。
一方面要关注学科知识的达成情况,另外一方面也要关注对能力的评价。让教、学、评,贯通始终,达到一致性。
高光时刻
恭喜本次共创营评估合格的项目
本期共创营“优质项目设计”
学科项目:中国传统节日宣传册
学科项目:《西游记》人物收藏卡
跨学科项目:舌尖上的太空
跨学科项目:Citywalk游西安
恭喜获得“优质项目设计”的团队们。
收获与体会
两天线下的共创营活动,老师们收获满满,专家的及时跟进、诊断、评价,让老师们在不同程度上对项目化学习的内涵有了不同的理解和认知,来听听“新手小白”们的感想吧!
黄嘉铭
本次暑期我很有幸参加了PBL共创营项目化学习。该学习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展开,充实了我暑假的生活,也对项目化学习有了更深的理解。经过学习我知道了项目化学习有别于传统教学,传统教学注重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项目化学习是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对与学科或跨学科的驱动性问题进行深入持续的探索,在调动所有知识、能力、品质等创造性解决新问题,形成对核心知识和学习历程的深度理解,能够在新情境中进行迁移,项目化学习可使孩子们保有对于真实世界的探索热情,在不断地解决问题中发现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让学习变得丰富、精彩且充满乐趣。我们小组在组长带领下设计的主题是《京剧的融合与创新》,涉及到美术、音乐及语文三个学科。通过研究与专家的指导,我们主要采用艺术节演出活动的方式作为最终的目标,围绕其准备过程设计了一系列评价、体验、学习。从最初的入项阶段开始铺设驱动性问题,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围绕京剧文化的融合创新,在艺术节准备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参与到京剧艺术当中,深入感受以此来刻入他们的认知当中,从潜移默化中达成传承的目标。在线下的专家指导中,专家也提出了很多关键问题,帮助我们小组进行了设计修改,完善了我们对项目化的认识。希望通过各方的努力,在下学期的实践中能给学生带来实质性的知识传递,让学生接受并热爱京剧艺术。
王依平
这次学校举办的项目化学习共创营,让我收获颇丰。在前期观看种子教师和专家的项目化学习讲解视频时,我深刻地认识到了项目化学习的重要性和优势。通过思考讨论,我对项目化学习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激发了我对这一领域的浓厚兴趣。
在中期的小组合作阶段,我们共同完成了一份初步的项目化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分工合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共同解决问题。同时,我也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在后期的线下专家指导环节,我们有幸得到了专家的亲自指导,这让我们对项目化学习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专家的经验和建议让我们受益匪浅,也让我们对自己的项目化方案更加充满信心。
曹卉悦
“学生往前’奔跑’,不是因为后面有老虎在追,而是因为前面有蝴蝶在飞。”学生的学习不应该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同样,学生的知识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通过今年PBL暑期共创营的学习,收获颇丰。不仅区分了传统目标和综合素养目标的区别,同时也了解了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为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拓宽了思路,开拓了教学视野。在共创营的学习中,更多的还学习到了各位年轻老师对于教学的理解,大家各抒己见,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这也是团队合作的最大魅力。
这次的共创营培训,让原本一头雾水的我,对于项目化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无论是从教师的角度,如何去立项目,设计内容,学习引导。还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方式,采用的手段,都让我受益匪浅。
让我们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有了不小的突破。更有如我一般,跨越了学科的老师。领略了不同学科的魅力。在不同领域中,我们老师需要突破在原本学科中的思维。站在不同学科的角度,和学生的角度去设计内容。
此次培训还为教师们,准备了详细的教学视频和思考题。帮助教师们可以更快速详细的了解项目化的内容。在培训中,还请来了专家为我们的课程逐一进行讨论和修改。让我们原本还存在一些缺陷和困惑的地方得了解决。
我们教师分成的小组也在积极的讨论和思考下,做出了一份满意的成果。希望这样的活动以后可以继续。
周安琪
通过此次暑期项目化学习共创营,我从一个项目化学习的“小白”到逐渐对项目化学习有了更深的了解。项目化学习是一种以任务为载体,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去进一步学习、深化相关的知识,提升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其指向学科的核心知识,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素养。在基于项目的设计与计划确立学习目标时,我们需要关注其内在特定的成功素养,应当按照需要搭建学习支架,并用形成性评估来检测进展,以此帮助学生在期望习得的核心素养上更得心应手、胸有成竹,针对不同的核心素养、也是培养目标,我们要在实践中提供应用不同的学习支架,使之目标更明确。在线下崔春华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小组将本质性问题、子问题进行了优化,构建了与学习目标相对应的学习支架,收获满满。在此次共创营之后,我也将继续学习,在实践中将所学化为所用。
洪瞿辰
通过这段时间对项目化学习的认识及实践,我知道了项目化学习需要创建真实的情境驱动,对知识进行再建构,需要具备在不同的情境之中进行迁移的能力,用高阶的学习带动低阶的学习,将学习到的知识技能转化为实践,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这段时间的学习也让我对课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们要将教师“主导者”的身份转变为学习的“设计者”和“支持者”,让学生真正地学到知识与技能,开拓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交际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将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持之以恒的教学探索,这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补充的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有在实践中积累有用的方法,我们才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2023学年,我们会将成功遴选的项目,在课堂中落地,让素养在课堂中生长。上戏附属浦东新世界的小伙伴们会一如既往,不忘初心,携手共进,共同行走在核心素养培育的成长道路上,砥砺前行,共“项”未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