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如何走出舒适区?
暑期档古偶剧密集播出,炸翻舆论场。尽管剧集热度一部高过一部,但翻看主演名单,熟悉的一串名字映入眼帘。因此,在剧集热闹的另一面,出现了大众对演员的冷思考。比如为什么感觉有些人好像一直常驻古装剧。
于是,由演员停留在舒适区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引发的热议,形成了另一股声音,再次充斥在舆论场上空。不过,如今演员都学“聪明”了,不等大众审判的差评发酵,就开始主动谈起舒适区这个敏感词,并基于自身立场发表看法,解答外界疑惑,提前化解潜在争议。
这种做法的确奏效,还为一些人赢得了好感。其实,演员停留在舒适区,是个人与行业的内外因合力作用的结果。那么,演员一定要走出舒适区才行吗?以及何为走出舒适区的正确方式?
囿于舒适区,主动或被动?
无论主动或被动停留在舒适区,这个话题的当事人在大众印象中,多指的是年轻演员,而且往往会对他们扣上不思进取的帽子。但实际上,中生代演员也有同样境地。这不是某个特定年龄段演员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和时代对演员生态造成的影响。
最典型的就是,一个演员塑造某类角色成功出圈了,同质化角色便接踵而来,演员可选择的范围等于在源头上就被缩小了。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有些演员面临的舒适区困境,并非自己故步自封导致的,而是由于在行业中处于的被动位置所致。
片方选角时,考虑到项目风险性和实操性,通常基于保守出发点,筛选出最合适的演员。而这个合适的标准就是已经被市场验证过的,塑造某类角色尤其出彩的那些演员。
这是行业的现状,也是一些演员的无奈生存现状。于是当演员的进取心和片方为求稳妥递来的橄榄枝产生错位时,会给观众造成演员停留在舒适区的误解。这对演员而言,在某种程度上弊大于利。因为一旦被冠上专业户的名头,容易被打上被定型的标签,观众先入为主的审视,会加速审美疲劳而消耗演员的口碑。
哪怕实力派袁泉,也曾难逃此类质疑。自从《我的前半生》里的唐晶出圈后,袁泉仿佛成了都市剧里的独立女性模板。后续一些作品《精英律师》《相逢时节》《玫瑰之战》里雷同的干练妆造,相似的女强人人设,没能为她加分。
更奇怪的是,近年网络上出现一种“把某某焊在古装”之类的舆论风向,指的是某个演员因塑造了某类角色深入人心,于是便想要把他半永久地框在里面。殊不知,这种固化戏路的误导性意见,会为一些演员的事业发展埋下隐患。戏路窄化切掉演员更多可能性的负面影响,不言自明。
外界的诸多因素驱动下,让一些演员陷入了舒适区的僵局。此外,某些演员对表演的个人想法,也是导致舒适区怪圈的原因之一。内娱诱惑之大,使一些人变得浮躁和短视逐利,而一旦被这种思维掌控,就会开始有温水煮青蛙的想法,与其冒险探索,承担试错成本,不如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愈发在某类角色或题材的赛道深耕。
比如,甜宠剧里的甜妹,古偶剧里的美强惨,刑侦剧里的硬汉,这些标志性的角色暗藏红利,也最能捧出人。于是在一些人尝到甜头后,想放弃既得利益确实需要勇气。这种由于演员内因造成的舒适区弊端,只能说观众的诟病是情理之中的,更可惜的是,这种鞭策有时也不能改变一些演员墨守成规的行事规则。
舒适区通常跟转型挂钩,而演员转型的难度不小,需要集齐时间精力演技等各种要素,还要有天时地利加持,或许才能成功。所以,这也导致他们产生囿于舒适区的“佛系”想法。重点是,跨出舒适区不一定会得到大众好评,但停留在舒适区大都会得到粉丝买单。
走出舒适区的路径
舒适区,就像演员表演生涯里的一道坎,跨过去能蜕变新生,但跨不过去似乎有两种结局——一种是就此沉沦,另一种却是依旧能占据一席之地。导致后面两种结果的关键,在于演员有没有端正心态,把舒适区作为修炼演技的契机,去练就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本领。
比如霸总专业户王耀庆,霸总标签几乎刻在他的DNA里,职业生涯中演了二十多次同类角色,但他会抓住人的本质,去区分在霸总身份下每个人物的特质,并且从妆造、肢体语言等细节方面为霸总赋予别样色彩。这就是好演员的修养,即便被外界限制了表演舞台,他也能安于一隅,竭尽所能去施展拳脚,满足表演欲望。
如此看来,演员是否非要走出舒适区,是个悖论,取决于不同的个体采取的不同态度。事实上,几年前的热门综艺《我就是演员之巅峰对决》就提出过“演员是否该走出舒适区?”的议题。
当时参加节目的李冰冰直言,不用特意走出舒适区,因为演员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进行各种挑战,总不能去挑战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同样参加节目的秦昊也表示,如果让赵本山去演陈道明的角色,这样跳出舒适圈是没有意义的。
要弄清楚演员到底需不需要跳出舒适区,要先理解一个道理。即:每个人都有长短板,对演员而言,就是有擅长的方向,也必定会有表演的盲点。人无完人,演员也不可能绝对全能。
那么,如何打破表演盲点,就成了大部分演员能否走出舒适区的关键。换句话说,要撕掉被外界贴上的根深蒂固标签,光下苦功还不够,还得讲究方法。通过近年一些热门影视剧里的演员成功案例,可以归纳出走出舒适区的主要路径。
演员要懂得借势,是重中之重。一方面,可以借助角色的能量为自己加持,消弭跨出舒适区的大众接受门槛。具体而言,演员可以选择出演跟自己契合度高的那类角色,实现两者的互哺,也让观众容易代入。
比如赵丽颖主演了农村题材《幸福到万家》和商战题材的《风吹半夏》,何幸福和许半夏的坚韧、有冲劲的人物特质跟赵丽颖不谋而合。于是当她跨题材表演时,观众并未产生违和感,而是觉得这两个角色非她不可。其实,赵丽颖采访时也曾说如果让自己待在舒适区,会觉得很单调,心里也不舒服,所以她走出舒适区是出于演员本性的必然。
另一方面,演员要懂得借助自身长板的势能。具体来说,就是演员要在擅长的题材和角色类型领域做加减法,逐渐扩展舒适区的范围。就像《长相思》热播,杨紫采访时说的,每部戏都在努力,但进步的过程很漫长,她没办法立刻跨出舒适圈,也不会为了向大家证明自己很厉害,就去演一个目前难以触及的角色。慢慢向外扩张自己的舒适圈,随着年纪和阅历的变化,多去尝试和挑战,是杨紫给出的解法。
《莲花楼》里的成毅,似乎也表现出类似的解题思路。虽然还是演古装剧,但这回不演古偶,而是演了部硬核的武侠剧,而且还融入悬疑探案的热门元素。其实,早在法治剧《底线》里,成毅就展示出了跨出舒适区,与正剧的兼容度,给观众带来新鲜感。
就连影帝梁朝伟都会有舒适区这样的烦恼。电影《风再起时》上映时,他表示南江这个角色跟自己很相似,但也会积极尝试,去争取呈现不一样的自己。可见,走出舒适区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日积月累才能水到渠成。在这过程中,演员要懂得运用日渐丰富的人生阅历积极磨炼演技,从而打破舒适区的边界。
值得注意的是,演员不可盲目走出舒适区,比如超出现阶段能力范围去挑战一些难度高的角色,注定失败告终,甚至还会被反噬。结合自身定位和优劣势,有的放矢、扬长避短。只要每次荧屏亮相都是有效表演,是不是在舒适区,好像也并没有那么重要。毕竟这条界线,没有量化的划分标准。
诚然,演员走出舒适区,能以多样化角色延续表演生命力,不断刷新大众认知。但不可操之过急,因为不论是否走出舒适区都有一套可以站稳脚跟的生存法则。停留的人,就勤加修炼长板,直到无可替代。走出去的人,就提高自己的信念感和驾驭各类作品与角色的能力。不管哪种,说到底,都是对核心竞争力的锻炼。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