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柏可林7月7日报道:上海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在沪企业“扬帆远航”,在全球范围做大做强,如何把纳税服务送到企业最需要的地方,提升“走出去”企业抗风险能力,是上海税务部门一直思考的问题。 在深入开展主题教育过程中,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坚持问题导向,贯彻“大兴调查研究”要求,针对“走出去”企业反映的跨境税收难题主动作为,以实际行动助力企业扬帆远航。 “走出去”企业的“焦虑” 在近期上海市税务局跨境税收专项调研组开展的一次调研走访中,华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勤技术)财务总监桂春娟向税务部门倾诉“烦心事”,应对数字经济的“双支柱”税改方案非常复杂,各国即将落实“支柱二”又迫在眉睫,公司对此既缺乏深入了解,也难以评估对自身的影响。 为应对经济数字化税收挑战,2021年10月,136个包容性框架成员辖区达成全面共识,形成《关于应对经济数字化税收挑战“双支柱”方案的声明》,并由G20领导人罗马峰会核准通过。“双支柱”中的“支柱一”聚焦于征税权的重新划分。“支柱二”则是意图通过确定全球最低企业所得税税率,确保跨国企业集团在各个辖区承担不低于一定比例的税负,以抑制跨国企业集团逃避税行为,为各国税收竞争划定底线。2023年,“支柱二”规则将陆续在全球落地;2024年,预计不少国家将正式开征全球最低税。国际税收新规则的变化意味着国际税收竞争格局的重大变化,极大可能会增加大型企业“走出去”的税收遵从成本,乃至影响企业全球经营布局。 “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智能硬件平台型企业,华勤技术在印度、印尼、越南等地均设有海外制造基地。面对这种跨境税收上的变化,企业往往只能被动应对。”桂春娟表示,“双支柱”规则的复杂体系和逻辑带来了更为不确定的境外税收风险,面对这只悬而未落的“靴子”,企业如何跟进国际税收形式最新变化,提前做好准备和应对,急需相关部门提供政策解读。
直面问题对症“下药” 面对“走出去”企业的“焦虑”,税务部门应当如何开具“药方”?在不久前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扎实开展税务系统主题教育推出“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第四批措施的通知》,明确提出了“为纳税人跨境经营提供税收确定性,避免和消除国际重复征税”、“优化‘一带一路’相关税收政策资讯服务”两条重要举措。 在听取了桂春娟的有关诉求后,上海市税务局调研组当场向企业详细介绍“双支柱”税改方案的情况,提醒企业评估国际税改对其全球经营布局的影响,并就该企业应对“支柱二”的全球最低税提出建议。同时,调研组梳理了解决跨国涉税事项的基本思路,从事前(实施双边或单边预约定价机制)、事中(利用税收优惠协定,避免双重征税)、事后(规范关联申报和转让定价文档)三个维度进行了政策解读。 “这种‘面对面’的交流辅导不仅帮助我们解决了政策上的疑惑,也会让我们觉得很放心。”桂春娟表示,在企业发展历程中,一直有纳税服务相伴,“无论是在我们成立初期,还是在进军国际市场过程中,从专精特新企业,到荣登‘2022中国500强’,税务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一直都在。” 要“治标”更要求“治本” 一次政策讲解不足以解决企业全部的难题。跨境税收难题之于“走出去”企业,更像是难以根治的“慢性病”。 “在当前复杂的全球经济形势下,国际税收规则正进行着深度调整,简言之,我们一直处于‘变’的环境中。”参与此次调研的国际税收业务骨干周峻青介绍,在近期开展的走访调研中,许多“走出去”企业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唯有主动应“变”才能“变”中取胜。经过一系列调研后,专项调研组聚焦“走出去”企业集中的浦东新区,结合国别报告、浦东境内外上市公司名单等数据,综合排摸可能受到“支柱二”影响的“走出去”企业。借助国际税收团队的力量,反复斟酌整理“双支柱”方案的详细介绍和应对方法,面向大型“走出去”企业开展“双支柱”背景下境外税收风险宣讲活动,最大限度帮助企业降低合规成本。 同时,为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在专项调研组的建议下,在连池劳模创新工作室设置了全市首个办税服务厅“双支柱”咨询专岗,形成了“1+N”服务模式,即:设立1个咨询专岗,依托“N”名国际税收团队骨干,充分利用长三角劳模工作室平台,精准解答企业疑难、广泛收集企业需求,持续为纳税人“走出去”提供税收服务保障。 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上海税务部门将进一步排摸“支柱二”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加大重点行业调研力度,深入开展全面分析测算,不断提升精细服务水平,以国际税收现代化助力上海“走出去”企业行稳致远。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