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万上海居民,一年约产生1000吨湿垃圾,通过一台特殊的垃圾分解机器,最终可以产生约100吨有机肥原材料。
消失的900吨,是被机器分解和消化掉的湿垃圾,剩下的100吨原材料按照每吨500-800元的价格卖给肥料厂,甚至还有些供不应求。而整个垃圾处理、分解、运输全过程的数据被完整记录下来,也作为打包的数据服务卖给所需的社会单位。
今年5月,玖钬环保获得欧盟颁发的减排证书。伴随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不断完善,垃圾处置行业也将有机会纳入其中,创造出新的市场价值。
这就是苏贵明做的生意。两年来,他创始的玖钬环保公司在浦东、静安、崇明、松江等多个区域开展湿垃圾就地处置,不仅实现了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还给合作的街镇、单位省去了至少三分之二的垃圾处理费。
毫无疑问,你每天扔的湿垃圾,每一个环节都正在被他变现。
湿垃圾不出村,镇里每年省三分之二处理费
张江横沔江路一片颇有些拥挤的厂房里,玖钬环保公司在这里办公。一公里外的中心村,是垃圾处置的“第一现场”。每天,村里的保洁人员将分类好的湿垃圾运送到村口的垃圾站点,经过二次分拣倒入一台2米多高的处置机,只要听见“隆隆”的声音,处置工作就正式开始了。
“一台机器一天可以处理3吨左右湿垃圾,受不同环境室温影响,完成降解需要8-12小时不等的时间。”苏贵明说。
设备是由玖钬环保和交大的团队共同研发的,目前已经获得多项发明专利。这两年还围绕形态、动力进行了一系列改良。苏贵明正在做的一件事是将光伏发电和设备衔接,预测可以省去30%的用电成本。
在湿垃圾处置领域,核心的技术在微生物菌种上。往设备载体中投入微生物,并提供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微生物就能快速降解消化湿垃圾。不过,由于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和西方国家有巨大差异,海外引进的微生物菌种并不能完全“对症”,苏贵明开始向中科院等科研单位寻求技术支持,最终形成了自有微生物降解技术,专门针对中国人的餐厨垃圾,降解率可以超过90%。
此外,通过独立开发管理、专线IP、服务器、工业物联网技术,玖钬环保还为各级政府提供湿垃圾处置数据的实时检测、监控、采集、传输和存储服务。
“以往上海各个街镇运送、处置一吨湿垃圾的费用大约在900多元,现在省去了中间环节,直接就地处置的情况下,处置一吨的成本不到300元,相当于给街镇节约了60%左右的湿垃圾处置开支。”张江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玖钬环保提供实时检测、监控、采集、传输和存储服务。
正在筹备堆肥厂,有望大幅提升产业附加值
目前,玖钬环保在全市十余个街镇、单位处置的湿垃圾,已经转化成有机肥的原材料,销售给一些肥料厂了。
据了解,由于微生物有机肥具有安全、无公害的特点,是制作成品有机肥最好的原材料之一,按照每吨500-800元的价格出售,在市场上还是供不应求。
不过,考虑到原材料附加值还不够高,苏贵明又动起了别的脑筋。
今年5月,在上海市科委的支持下,玖钬环保与德国公司达成合作,成立国内首家中德合资堆肥厂。“与德国企业合资开办堆肥厂,引进全球领先的生态处理环保技术UTV戈尔膜覆盖系统,可实现工业堆肥4.0。这是一项颠覆性的生态处理环保技术,堆一吨肥只用两度电,全过程几乎零排放。”苏贵明介绍。
“零排放”是社会效益,而从经济价值上看,堆肥厂未来的收益也将比现在销售原材料高出数倍,达到数千元。而这样一来,投运一台价格堪比奔驰车的湿垃圾处理设备,两三年就可以收回成本,“垃圾不出村”有望在上海更大范围铺开。
作为张江镇引入浦东新区的首家湿垃圾就地处置技术创新企业,除了帮助企业落地应用场景,张江还全面支持玖钬环保在湿垃圾处置领域开展技术探索。据张江镇相关人员介绍,目前,玖钬环保与张江镇农投公司正在洽谈将原有的农业废弃物处置点进行改造。改造后的空间就作为堆肥厂的场地,预计年内就可以投入使用。
湿垃圾处置后剩余的渣可作为有机肥原材料使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