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平台上内容非常丰富,但不少短视频都是“演绎”出来的,有MCN公司(俗称“网红孵化机构”)从策划、招募演员到拍摄、剪辑视频,进行一条龙生产。今年5月1日起,有平台要求创作者在发布剧情虚构内容时,在显著位置标注作品系演绎。上海辟谣平台调查发现,的确有演绎类视频贴上了“纯属虚构”“仅供娱乐”等标签,但近期仍有大量演绎类视频未贴任何标签,并出现了以讹传讹的现象。
“向行乞大爷借钱”实为策划拍摄
一位大爷坐在路边一边行乞一边吃包子,一位身穿西服的中年男子走上前对大爷说:“我手机没电了,需要一块钱坐公交车,您能借我一块钱吗?”大爷毫不犹豫从大衣内口袋中拿出一沓零钱,然后抽出一块钱给了男子。男子继续问:“大爷,我还没吃早饭,您能给我一个包子吗?”大爷又把仅剩的一个包子给了男子。谢过大爷之后,男子掏出了一摞百元大钞递给大爷,说“这是我吃包子的钱,请您收下”,但大爷连连摆手拒绝,再三推辞后大爷终于收下了钱,却忍不住捂脸失声痛哭。
近日,以上情节出现多个打着“盘点全网那些暖心时刻”标签的短视频中,还收获了不少点赞评论。
但经调查,这段“向行乞大爷借钱”正是演绎的。
这段视频最早出现在2020年3月17日自媒体“@周老板的正事”发布的短视频中。
而同一主播在2021年1月31日发布过一条“面对摔倒的老人,你该怎么做?”的视频,其中的“摔倒老人”正是3月17日视频中的“行乞大爷”。
从平台认证看,“@周老板的正事”来自一家MCN机构,其发布的视频大多是“搀扶老人”“看望留守儿童”“为员工家人凑手术费”等“正能量”的视频,情节催人泪下,点击量平均十几万,还有几条视频点击量超百万。不过,这些视频的真实性都无法求证。而且,“行乞对话”的情节并非“@周老板的正事”首发,2020年3月16日,账号“@海风团队”发布过情节一模一样的短视频。此外,网络上与“向乞丐借钱”情节有关的短视频,更是数不胜数。
种种细节显示,“向行乞大爷借钱”极可能是MCN公司创作的虚构情节。事实上,这类虚构情节的短视频在网络上并不少见,内容多以卖惨、奇闻轶事、虚假慈善等为主。相关账号利用虚假人设、情节、场景、道具等,凸显对立或冲突效果,从而达到不当获取流量甚至变现的目的。不明所以的观众则被煽动了情绪,忽略了视频本身的真实性。
如何鉴别虚构情节的短视频?
调查发现,平台要求的“纯属虚构”标签并没有从根本上杜绝演绎类视频。但上海辟谣平台发现,这类假视频有共同点——
一是逻辑不合理。虚构的情节通常会包含各种戏剧性的事件或转折,但往往缺乏合理性。例如,2021年自媒体炒作“硕士生送外卖”,一时间短视频平台上充斥着无数“高学历外卖小哥”,但后都被证实是自媒体自导自演的。
二是拍摄和剪辑很有技巧,与普通抓拍差别很大。演绎类视频大多有脚本、演员、布景等。拍摄时的运镜、后期剪辑也比较专业。例如,在“向行乞大爷借钱”的视频中,有多处近景和远景互相切换的镜头,有大爷脸部和手部特写镜头,将大爷的微表情捕捉得很到位,都是专业摄像机拍摄加上后期剪辑的作品。这类视频与普通用户在日常生活中的拍摄差距很大。
三是角色表演痕迹较重。虚构情节的视频通常涉及表演。如果人物的表演方式、对话和情感反应看起来过于夸张、舞台化或过于完美,那么情节就可能是虚构的。此前,有参与过演绎类视频拍摄的人物站出来辟谣的情况。例如,今年2月,慈善主播“云南波波”被曝给老人小孩发钱系造假,一名参与视频拍摄的四川凉山老人称,他在视频中被“资助”了3000元,但视频拍完后又被收回了2800元。
四是视频中有可疑线索和痕迹。为了获得更好的拍摄效果,有些发布者会在专门搭建的摄影棚里拍摄,如果观众发现视频中出现了遮光布、反光板、话筒线、重复使用的道具等,基本可证明视频是策划拍摄的。
五是大量重复或相似主题的视频。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出现大量同一个话题类型的视频,那么很有可能就是演绎类视频。包括“向行乞大爷借钱”“硕士生送外卖”“滞销大爷”等视频,都是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大量出现,这就是自媒体跟风蹭热度的结果。
针对演绎类却未标注“演绎”标志并利用虚假情节获取流量进行营销、误导的视频,用户可以向平台举报。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