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耕土壤
当目测出苗率达到5%或幼芽距离地表2厘米时,进行中耕。垄通过中耕形成梯形。中耕过程中注意不伤根、不伤苗,少埋苗,保证中耕作业质量。中耕时要求土壤含水量在65 ~ 85%为宜。中耕后及时给沙地浇水,补充流失的水分,保持垄形。
2.表面处治
马铃薯从播种到出苗需要较长时间,在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出苗后应尽快施苗肥,促进幼苗快速生长。在块茎形成期,结合土壤栽培和一次性追施马铃薯肥。一般以氮肥为主,每亩追肥10尿素。剂量应取决于植物的生长和外观。
3.灌溉
马铃薯幼苗小,耗水量少,但在我们地区这个时期经常干旱。如果可能的话,应尽早灌溉幼苗水,这对幼苗生长和块茎形成非常有利。这一时期供水不足,会阻碍根、茎叶、匍匐茎的生长,限制肥料的利用效率,甚至引起烧叶;但如果这个时期水分过多,会增加耕作时土壤板结、结块的概率,增加黄萎病、枯萎病、黑胫病的感染率。应保持土壤最大田间持水量的70%-75%。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