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题为“静思讲坛:国旗、国歌、国徽与上海”的爱国主义教育讲座在杨浦区图书馆开讲。活动由杨浦区图书馆与上海炎黄文化宣讲团共同主办,带领观众走近新中国成立前后的那段历史,在波澜壮阔中,感悟老一辈专家学者、大国工匠的家国情怀。
本次的主讲人是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征编处副处长、助理研究员刘捷,曾多次在《解放日报》《机关党建研究》等主题报刊发表学术文章,深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领域多年。现场听众中,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一同前来,共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国旗是在上海设计的,国歌是在上海创作的,国徽是上海人塑造的。”讲座中,刘捷老师从三个方面,讲述了国旗、国歌、国徽与上海的联系,深入历史细节,还原了它们的诞生故事:
1949年6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下设六个工作小组,并由第六小组负责国旗、国徽、国歌方案。很快,第六小组向社会发布了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词谱的征集启事。近3000幅应征的国旗设计稿纷至沓来,经过初审、复审,综合考虑了中国特征,以及寓意、辨识度等因素,经历了多方人士的讨论、投票,最终在曾联松设计的五星红旗基础上进行了集体修改,明确五星的含义,才确定了国旗图案。
国徽的设计与国旗不同,尽管当时收到了不少征集稿,但第六小组讨论认为可采用者寥寥,所以另请专家拟制。国徽在张仃、钟灵带领的中央美院设计组和梁思成、林徽因领衔的清华大学设计组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多版设计、反复修改,确定平面图稿后,由上海宝山的高庄教授进行浮雕设计和定型,并在塑造的过程中又进行了改动调整,才有了如今庄严的国徽。
在讲述过程中,刘捷老师还展示了多张当年的会议记录照片,让读者感受国旗、国徽的诞生之路是怎样的峰回路转。他还比较了三个版本的《义勇军进行曲》歌词,向读者解释了国歌的定稿不是某个人的功劳,而是集体创作的成果,聂耳、田汉的创作、第六小组的审慎研讨都是国歌诞生过程中的一部分。
刘捷老师还澄清了一些关于国旗、国歌、国徽诞生故事的谬误。对于细节的考证,既是史学研究严谨性的体现,也是对参与国旗、国歌、国徽创作者们的尊敬,这些国家象征与标志彰显着国家精神与民族尊严,我们应当去了解它们真实的诞生过程,了解它们的来之不易。
详实的史料、生动的故事,加上主讲人风趣有味的讲解,使本次讲座收获了读者的一致好评。作为杨浦区图书馆全民阅读品牌YOUNG书房下设的品质讲座项目,未来,“静思讲坛”将继续邀请专家学者开设主题讲座,在丰富的历史阅读中,滋养民族自信心,坚定爱国情怀。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