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档难敌张艺谋,拍出《霸王别姬》的陈凯歌,为何口碑票房双失利?
今年国庆档最终以27亿总票房草草收场,跟热闹火红的暑期档对比,多少显得有些清淡。
撇开一堆专攻低龄市场的动画电影,国庆上映的五部电影各有千秋,张艺谋《坚如磐石》凭借着自带票房号召力,加上扫黑除恶的题材红利与犯罪类型的深沉画风,顺利拿下10亿票房,稳居第一。
其次是精准定位都市婚恋题材,十年完成系列四部的《前任4》,尽管受众局限多人吐槽,却也意外拿下7.8亿票房。
而在上映之前备受关注,陈凯歌导演带领着大批明星演绎完成的战争巨制《志愿军:雄兵出击》,却经历了无脑宣发的迷惑操作,上映后又迎来口碑和票房的双双失利。于是惨遭滑铁卢,上映至今不过5.6亿票房,仅仅略超邱礼涛的《莫斯科行动》。
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当本人坐在4D座位里,跟随着大银幕上的炮火纷飞,整个人不断抖动和摇晃时,才明白之前的差评都并非空穴来风。
情节做作、人物扁平、线索混乱、戏份乱配、节奏失控,在一堆干瘪台词和枪林弹雨中,张丰毅、张国荣与巩俐演出的经典画面不断闪回脑海,以至于不断在心里发问:真的是眼前这个导演,拍出了那部经典史诗《霸王别姬》?
01. 宣发无脑口碑坍塌
抗美援朝战争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段荡气回肠的战争史诗,是我们不畏强敌、挺身而出,为了保护国人安全的英勇反击。这段历史非常值得书写与创作,并且完全有可能创作出我们自己的经典史诗。
无论是全国人民的同仇敌忾、全力抗敌,还是解放军的可歌可泣,“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都是很能激发出观众的家国情怀,引发全场共情的慷慨壮歌。
可是,《志愿军》预热发的一张照片,首先就败坏了大众的预期。喏,就是下面这张图。
一个小女孩,被涂抹成惨败脸庞上两团红晕,头顶着圆锥高帽,还露出生硬的笑容。这个妆容不仅怪异奇特,而且很容易联想到邻近岛国的病态美学。
海报一发布,立即引来网友们的强烈抵触。尽管片方解释说是在战争中被摧残扭曲的孩子,但是根本无法服众,不少网友开始联合起来抵制该片。
片方也赶紧做了补救措施,在上映的正式版本中,小演员的戏份已经基本删除,只留下了几个镜头。
可是,泼出去的水再难收回。伤害了观众的感情,也很难在短时间修复信任了。
带着这份质疑走进影院,《志愿军》粗陋的叙事架构根本经不起审视,没了观众缘,只剩下严苛的审视和崩塌的口碑。
在观众缘方面,《志愿军》也完全败给了张艺谋的《坚如磐石》,由于《坚如磐石》为了过审做出大量删改,片方有意透露出这份不易,成功引导出观众对片方和创作者的同情,以至于主动共情角色,为剧情不流畅、角色有缺憾而脑补出完整的剧情。
而陈凯歌凭借一张海报成功摧毁观众好感,再以粗陋故事摧毁良好口碑,这样的迷惑操作,在国产片历史上也算是“个中翘楚”,真是活久见。
02. 刻板表演人物扁平
回到影片本身,其实稍稍回顾陈凯歌以往的段落,便会发现一个特征,陈凯歌习惯于用一种“仪式化”的动作和语言来诠释人物,接近这个风格的词汇有:“拿腔拿调”“有范儿”,或是“端着”。
在《霸王别姬》中,也许本身展现的是旧时代的历史与生活,这样“端着”的腔调似乎并无违和感,但是一旦进入虚构领域,陈凯歌的这种导演风格,总是会产生某种“出戏感”,以至于很容易招来现代观众的嘲笑。
比如当年的《无极》,就招来了无情的解构和嘲讽,那段《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恶搞视频远比正片《无极》流传更广。
在《志愿军》中,陈凯歌的这种刻板腔调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
战争史诗题材自然需要严谨庄重,但是这并不等同于刻板空洞。
毕竟这部《志愿军》从宣发、营销到拍摄上映,走的都是商业虚构电影的路径,而不是党史专题宣传片的路子。
即便可以采用一些专题片的说明手法,比如片中的字幕旁白、地图示意等,但是作为虚构电影,最基本的应该是塑造饱满生动的个人,以独特丰沛的角色来引导宏大叙事,通过个人的生死悲欢,来传递坚韧、正义、英勇、反战等全人类通用的共情主题。
就算在《长津湖》中,陈凯歌也通过吴京、易烊千玺、段奕宏等角色完成了以小见大的叙事。可是到了《志愿军》,陈凯歌推开了吴京、易烊千玺,也彻底放弃了对个人角色的书写。
陈凯歌“端着”的导演风格,加上本身面对战争题材的谨慎,所有的演员也都端着,根本不敢放开表演。最典型的便是朱亚文饰演的归国专家吴本正,他似乎只有一种激昂的情绪,就是陈述自己观点,表达对其他人的不信任,以及反复强调必败结论和自己的归国情怀。
其他人同样如此,每个角色都只有“勇往直前”这一种情绪,除开本身已知的战争冲突,全片几乎再无重要的戏剧矛盾,或者就是主动请缨和担忧安全的矛盾。
而就算是真实存在的人物,陈凯歌也总是跳脱出既定认知,对角色赋予模糊的风格定位。其中最明显的是彭大将军。
片中亲口说出了“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的台词,可是真正塑造时,彭将军一会儿刚烈暴躁,一会儿优柔寡断,一会儿又体贴温柔,将我彭大将军塑造得不伦不类,完全失去了完整性与真实感。在拔枪立下军令状时,仓促争执,也完全没有体现出彭将军粗中有细的层次感。
而且,陈凯歌非但没有展现出一位资深导演应该具备的把控力,在戏份增删、节奏缓急,突出核心主题与关键角色等方面的思路,没有,完全没有。
他展现出来的是一位慈爱的父亲,利用自己的拍片资源,跟大量线上的明星演员建立关系,拉拢人脉,为自己试图上位的演员儿子做好铺垫。
于是片中出现了无数张我们认识的面庞,演职员页面上光是演员就有45位,全部演职员超过70名。
其中不仅有唐国强、刘劲等御用演员,张颂文、黄晓明、章子怡等一线明星,还有魏大勋、张宥浩、尹昉等青春小生,以及刚刚从缅北归来的王传君,还在《再见爱人3》里面闹离婚的纪焕博。
为了照顾这些演员,全片不仅分成了四条叙述线索(顶层部署、中坚力量、青年小队、外交天团),戏份就像洒花椒面一样“雨露均沾”,以至于根本无法成功立起一个丰沛饱满、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
当然还有最关键的演员,我们珍贵的陈公子飞宇,整部片仿佛都是为他而拍。
陈导演不仅为儿子提供了大量露脸机会,一堆偶像剧台词,甚至在钢铁3连全军覆没之后,解放军前来清理战场,突然一只手从战壕伸出来,抓住了战士的脚踝。
?没错,还是我们的陈公子,他还要说完最后一段感人肺腑的台词。
03. 情节空洞强行煽情
没有有血有肉的情感支撑,没有起伏曲折的人物命运,所谓的宏大叙事,就只能是虚假空洞的口号。
说得严重点,这部《志愿军》几乎就是此时代的“样板戏”。所有的角色都只是扁平的标签,做出一套套戏剧性的动作,说出字正腔圆(全是标准普通话),然而毫无真情实感的台词,然后将已经知道的历史重演一遍。
如此出来的情节,没办法不做作,不空洞。
但是战争就必然表现牺牲,陈凯歌要如何展现慷慨悲歌呢?
靠音乐渲染,靠镜头放慢,强行煽情。有的角色,你别说情感联系,连名字都没记住,就壮烈牺牲了,而导演的音乐和慢镜头又在提醒着你,此刻该感动了,该动情了,实在是尬到无极限。
其实,陈凯歌大可以把前面无数冗余的刻板段落删除,多拍些少年们的快乐与悲伤,他们放牛,他们打架,他们在村里的贫苦却闲适,他们被战争夺去的安宁和幸福;
还可以呈现壮年战士们的爱人、父母和孩子,他们为了故乡的安全,为了妻儿的幸福,扛着简陋的武器勇赴战场。这是一个男人必须承担的责任,是那一代人为了后代福祉的英勇就义。
如果说《志愿军》还有一段感人的情节的话,无疑是张颂文率领的外交天团在联合国那段。
张颂文与章子怡沉稳控场,张颂文有充满表情的慷慨陈词,章子怡有平静面庞上的一滴泪珠,都以极为精湛的细腻演技,示范了如何以少量戏份演出无限精彩。
就在张颂文慷慨陈词的时候,士兵们正在朝鲜战场上英勇杀敌,少年们也怀着必胜信念一往无前,几条线索交错前行,内心的家国情怀被有效激发。
国家的强大才有个人的安宁福祉,为了此刻的幸福生活,多少革命先烈献出所有,舍生忘死,他们受的苦换来今日的甜,我辈必将悉心珍惜。
也是这段华彩段落,让我相信陈凯歌还是有能力拍出《霸王别姬》,只要他稍稍放低自己的身段,真正去体察如今的现代思维、美学范式,以开放的胸怀,去拥抱更富时代感的话语体系,他依然可以完成扎实优秀的创作。
陈大导演,时代变了,你也该换换思维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