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

风暴经过处,没有人能不为所动 | 专访导演、编剧秦海燕

字号+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2023-08-30 11:19 我要评论( )

《上海糖酒新闻网》上海糖酒食品第一门户网站!
 专注糖酒食品新闻动态,关注食品安全动态,传播食安文化!
http://tangjiu.tangjiuw.cn/上海糖酒新闻网欢迎您! 

风暴经过处,没有人能不为所动 | 专访导演、编剧秦海燕 家暴的核心是“控制”。畸形的爱。受害者会成为加害者,伤害的延伸更令人恐惧。 而由家暴折射出的,其实是更多的风暴:社会性的母职绑架、传统婚育理念的束缚、法制的疏忽漏洞……多维度的问题,形成了

风暴经过处,没有人能不为所动 | 专访导演、编剧秦海燕

家暴的核心是“控制”。畸形的爱。受害者会成为加害者,伤害的延伸更令人恐惧。

而由家暴折射出的,其实是更多的风暴:社会性的母职绑架、传统婚育理念的束缚、法制的疏忽漏洞……多维度的问题,形成了一种并不健康的内循环,一份苦的循环。女主弑夫的结尾,不是破局,而是一声反抗的呐喊,呼唤从法律、从源头上对恶的杜绝。

作者:大蝎????????????????????????????????????????????

编辑:蓝二???????????????????????????????????????????

版式:王威

家暴题材极少被影视作品正面关注,在没有多少同类经验的情况下,《我经过风暴》的诞生,本身就如同经过了一场风暴。

2019年,导演、编剧秦海燕在收到朋友被老公家暴的求助微信后赶到了现场,经过了报警、调解等一系列的动作后,引发风暴的蝴蝶,在她心里扇动了翅膀。

“我一定要写一个关于家暴的故事,说到底就是四个字,感同身受。”

正是这份感同身受,让《我经过风暴》用细腻的女性视角,呈现出一位受害女性从身体到内心、从婚姻家庭到社会舆论的种种困境。家暴的伤口,甚至不会因为婚姻关系的断裂而终止,这份伤害会随着许多脱不掉的羁绊卷土重来。这种更深层的洞察,揭示出了一种隐蔽的普遍性,“用电影讲一些苦难,只因我们都是女性中的一员”。

不光要把家暴放在台面上审视,更要看到家暴背后的东西——这成了主创团队的核心思路。黑白文娱专访导演、编剧秦海燕时,她提到一个词“众生皆苦”。这份苦不仅仅聚焦在女主身上,也昭示在以人与人的关系为核心的各处。观影过后,无论观众是否经历过家暴,都会沉浸于女主的疼痛与恐惧中,同时被代入的,不仅女主,更有为其辩护的律师、身边的亲友、社会上的各色路人,甚至还有作为施暴者的男主。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风暴处,没有任何人能不为所动。

这也是《我经过风暴》的片名没有写为“她经过风暴”的原因。这不是一部仅仅只拍给女性的电影,而是面向了所有人,去揭示、去控诉家暴之恶。毕竟,经过风暴的不止是她,还有我们。

众生皆苦???????????????????????

明明是一对高知中产夫妻,明明是生活富足的家庭,为什么仍然会堕入这丛林野兽般的肢体肉搏?

在经历朋友家暴的第二天,秦海燕跟一位制片人聊到了此事;制片人亦是女性,听完后生理性地呕吐了。那一刻,一种被现实攫住的共鸣,萦绕在两名女性之间。制片人说,海燕,这个事情要不你就自己来吧。

十九年的编剧工作后,秦海燕终带着对这个故事澎湃的情绪,向导演之责跨了过去。

曾经在创作电影《找到你》或是《万里归途》时,基于真实事件与人物的大量采访,扎根生活,然后进行影视层面的拔高,成了她比较喜欢的方法论;这次,那血淋淋的真实见证,更是让她成为了自己的第一名受访者。在剧本创作阶段,秦海燕先后采访了超两百名从乡村到城市各阶层、受到过家暴的女性。这份无差别的暴力,让她再次感慨众生皆苦,这份心绪也化为了《我经过风暴》海报中的那句“如有雷同,不是巧合”。

女主角徐敏的影子几乎刻在了秦海燕脑里,她直截了当地去横店找到了正在拍戏的佟丽娅,心里并没有第二人选。或许天时地利人和,佟丽娅答应时,一刻也没有犹豫。电影中,女主角徐敏面对家暴的丈夫,时而坚定离婚,时而惶恐,时而控诉,时而缄口不言,一直处于左右权衡摇摆不定的风口浪尖。这份纠结,正是来自秦海燕大量采访后的缩影呈现。

但《我经过风暴》的核心并不是仅仅推出一名纯粹的受害者,施暴者的成立,同样重要。在秦海燕的预想中,这个男人不该是一个典型的凶狠恶魔,他应该有血肉,行为处事有背后的深层缘由,平日温顺且具有欺骗性,只有这样,这个男人家暴时,才会打疼更多的家庭。

“对我冲击最大的是,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我们身边和你我相似的人身上,因此夫妻画像我很早就确立了。男主需要有很大的反差感,就是平时生活中根本看不出的样子。吴昱翰长得有一种无辜的感觉,我看中他能表演出的反差感。”

因此,《我经过风暴》的夫妻关系呈现出了一种乍一看平和,细思迷惑,深究之下则触目惊心的多层效果,如同剥开了一颗洋葱,更立面、更真实。这份立体,也由夫妻二人的人际关系延展,成为了一幅全景式浮世绘。

首先便是新手律师李小萌。李小萌的背后,代表着律师、民警、公益组织,一种公正且具有拯救性的力量,但在办案中,这份公正中有时也不免受到影响、带了一些主观偏见。即便是李小萌,也曾被男主的礼貌善意误导,反问女主“他到底做错了什么”。李小萌与徐敏的对照,其实也是观众与女主的对照,代表了观众视角,透过外人的眼睛,看到婚姻里监控器都拍不到的一地鸡毛。后来,李小萌发现终于离婚的徐敏竟然又选择了复婚,愤怒无奈,而这也是家暴伤害的变相延伸。“我采访过一位律师,离婚很困难终于办了下来,他却看到女方最后还是回家了。对他来说,这份情感的伤害其实更大。”

家暴的核心是“控制”,电影中男主的隐性控制令人窒息,屏幕中每每浮现黑底白字的短信字幕,观众席都有人倒抽冷气。他或许爱她,但是很畸形,很痛苦。秦海燕用原生家庭的影响,给人物打底:“我觉得他还是一个人,一个可怜可恨之人,他确实可能是因为在原生家庭中根本没有学会如何去爱,才用这种方式去表达爱。但他抓得越紧,就越畸形。这是一种悲悯的角度。”一脉相承,男主的母亲也呈现出一份控制狂的形象,胳膊被烫出烟痕的她,从一名受害者成长为了加害者。这份代际关系,可能也会影响到男女主的下一代,这才是更令人恐惧的地方。

社会性的母职绑架、传统婚育理念的束缚、法制的疏忽和漏洞……由家暴折射而来的,其实是更多的风暴。家庭、亲友、街道基层、社会法制等多维度的缺位,形成了一种并不健康的内循环,一份苦的循环。女主弑夫的结尾,不是破局,而是传达了一声反抗的呼喊,去呼唤从规则、源头上对恶性的杜绝。

“我采访到李莹律师,她有一个十大案例,刚好卡在2015年《反家暴法》条例颁布的时刻。有了这个条例的支持,她的当事人杀夫以后得到更合理的判刑。2016年3月《反家暴法》也真正实行,我们迎来了司法上的一个进步。这是电影结构上的结尾落地,也是现实的落地。”

作为秦海燕的导演处女作,《我经过风暴》是反家暴电影的先一步,更是普及反家暴法的好开端,无疑是现实题材电影一次大胆、有益的尝试。

全员突围

《我经过风暴》首映时,监制王红卫的一句话戳中了秦海燕的心:“一个人即便选择做一件正确的事情,也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帮助TA,中间也会阻碍重重。”尽管电影的工作人员都拥有着一份使命感,“特别燃”,但“每天都要吃速效救心丸”的感觉仍然让秦海燕笑称,下一部再也不起“经过风暴”这种名字了。

新晋为导演的秦海燕,将从编剧到导演的变化称为“拿着工程图纸去现场干苦力”。尽管进组的苦,影视从业者都心照不宣,但秦海燕用自己的方式,让拍摄现场尽可能“风平浪静”。

“我的剧组可能体量比较小,也没有那么多特效,出工收工都很规律,跟上班一样。我不喜欢消耗,希望好好沟通,或许这是一种女性的包容或者说配合感。如果我是一个圆周,那圆周就是会不断变化的;当导演其实不是一种权威,而是在于你的能量能不能照顾到所有人。”

秦海燕的能量,在职能转换时就爆发了出来。她对着自己的“工程图纸”,在开机前花了一两个月的时间,将分镜全部画好,跟摄影师也完成了前期磨合。现场拍摄时,通告单上直接就有分镜,团队的沟通成本大大降低。影片中,一条小金鱼在盆中游的画面切到了回忆中、吃面的碗旋转至洗衣机,这些具有风格的转场分镜都是出自她手。

为了让演员找到自己的“感同身受”,秦海燕也特意做了一些设计,帮助他们去体会角色情感的变迁。秦海燕特地用了一天半的时间,拍摄一些剧本以外的东西:让佟丽娅、吴昱翰带着扮演儿女的小演员们,一起吃喝玩乐、唱歌嬉戏,一起生活,感受作为一家人的快乐。而到第二天下午,团队就开始拍女主应酬回家与丈夫争执的场景,“演员们拍到喘不过气,因为会有一种亲手把美好东西撕碎的那种感觉,其实还挺狠的”。

带着使命感的演员们,入戏的配合度非常高。不拍戏时,吴昱翰刻意疏远佟丽娅,保持住距离感的情绪。佟丽娅也与自己的角色极度共情,在出演最后的法庭重场戏之前,还特意再看了一次当初拍的家庭欢聚小短片,“她在心里头建立起来,我们这个家庭本来怎么样,如果不是因为发生了这一切,明明挺美好的感觉,就调动了很多情绪”。整场戏拍完,佟丽娅整个人都被泪水与汗水浸湿,在场很多人都哭了,掌声雷动。

不光是导演与演员,《我经过风暴》整个团队,都是彼此支撑、成功经过这场创作风暴。头一次当导演的秦海燕,与酷鲸影视合作,王红卫和路阳两位监制给到了极大的帮助。路阳始终站在秦海燕身边力挺;而先前创作《刺杀小说家》《万里归途》等影片时,王红卫就是团队的定海神针,从剧本到剪辑,每个阶段,王红卫都会仔细给到点拨意见——这种点拨不是强制干涉,而是在导演建立威信后,他才会出场。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王红卫老师说,你跟大翰两个人真的都属于太善良了,没有真正的这种阴损和人性的恶,拍出来还是差一口气。比如艾丽娅老师(饰演男主母亲)扔戒尺的那一幕,其实把她拍得太可怜了,少了点说服力。重拍后,镜头里的她呈现出了一点点的恨。王老师就像老中医,稍微点一下,整个感觉都变了,真的很厉害。”

法庭重场戏拍摄

这种团队共创,发生在剧组的方方面面,秦海燕也不断地进行吸纳与微调。摄影陈志英,用更加现实主义的方式去完成镜头表现;负责美术布景的舒心家,会利用许多元素完成超出剧本的巧思,“比如他会在律所里放个关公像,觉得这样更符合那个人物的性格”;声音指导王钢、刘晓莎,音乐指导张野,他们在听觉系统上的塑造,契合了秦海燕“众生皆苦”的主题感,成了叙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后期创作中,秦海燕特别提到,剪辑指导杨红雨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如此等等,无法尽述。

“我觉得,在某一个阶段,导演要稍微让出来,让另一个完全客观的人进行创造,给你带来一些新的面貌。”

在原剧本中,围绕女主徐敏的叙事其实还带有更多悬念,观众需要分辨说,她是不是真的被家暴了,是不是在说谎,对男主家暴的描述更隐秘,有种罗生门的效果。观众需要透过重重迷雾,慢慢地发觉女主被家暴的铁事实,从一开始的怀疑中,慢慢地向她靠拢——“会有门槛,可能对思考和辨别的能力要求更高”。

而剪辑时,主创们集体碰撞出新方向:开场就直给确认,男主陈均就是有问题的,徐敏就是一个家暴受害者;一些微妙的改动造成了情绪的巨大变化,“徐敏应酬完下车的时候,陈均在上面盯着她,这个镜头再切一个近景,就这么一两个镜头,意思就全变了,你就知道,徐敏被长期控制,那个人要开始不择手段了”。

全员的努力突围,让《我经过风暴》顺利经过风暴,上影10天,累计票房已经过亿,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现实主义沉重题材,实属不易。后续,秦海燕或许会在导演这条路上创作出更多的作品,继续发挥自己立足现实的特长,抑或许会回到纯粹的编剧岗位,在幕后享受创作的快乐,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当你穿过了暴风雨,你已经不同。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澳科大学子勇夺「2023『工行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特等奖

    澳科大学子勇夺「2023『工行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特等奖

    2023-12-13 15:42

  • 澳科大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第二届学术委员会

    澳科大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第二届学术委员会

    2023-12-13 15:37

  • 铜矿街道:“三化”打造基层人才驿站

    铜矿街道:“三化”打造基层人才驿站

    2023-12-08 21:07

  • 游古镇、看球赛、逛市集

    游古镇、看球赛、逛市集

    2023-12-07 12:11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