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很多大学生毕业选择去一、二线城市发展,像风筝一样,追寻远方。也有学生,则回到父母身边尽心尽孝。凌赛冰便是这样一位学生。她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全英语)专业2023届毕业生,毕业后,她选择回乡就业,报考了国家税务总局湖州市吴兴区税务局,即将入职。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百善孝为先”。
2019年,凌赛冰高中毕业后选择就读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在这所大学,有一个坚持了18年的传统:感恩教育。为父母写一封信,讨一句压岁言,体验父母一日的工作经历……一项项具体的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对家人的感恩之情。学校的教育对凌赛冰的人生发展意义重大,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她便考虑自己是选择在大城市拼搏还是回乡发展,自己的人生旅途中,什么对她来讲是非同小可、不可舍弃的。
图说:凌赛冰与她的母亲 采访对象供图
2021年夏天,凌赛冰的母亲做了场小手术。当凌赛冰放暑假回家后,才发现母亲仍在住院休养。她来到医院轻轻抚摸着母亲的手,看着母亲手背上随着年龄逐渐出现的褶皱,泪水模糊了双眼,久久不愿意松开。凌赛冰说,尽管妈妈安慰只是一场小手术而已,但是自己却明显感觉到了自己作为女儿的失职。她一想到以后如果母亲生了重病但自己在外工作,母亲还是会选择隐瞒病情并且独自忍受病痛,一阵内疚和心疼就袭上心头。
在后续陪护的日子里,凌赛冰一直在母亲身边,也正是这时候,她萌生出回乡发展的想法。尽管,父母不希望自己成为女儿实现人生目标的“拖累”。
大三期间,凌赛冰一直在关注家乡的招聘信息。她发现自己的专业在家乡能找到适配度高的的就业岗位的可能性较低,而且薪资待遇和发展晋升空间都远远不如在大城市的同类岗位。但她仔细权衡,陪伴亲人的精神价值远远大于收入待遇的物质价值,最终,她下定决心回乡就业。
2022年10月,时值疫情,凌赛冰的外婆突然病重。她立即向辅导员报备后,做好个人防护,冒着风险赶回了外婆家。外婆卧病在床,精神不济,但是看到凌赛冰后却露出笑容。凌赛冰的母亲也辞去了工作,专心陪护病榻上的外婆。凌赛冰便一直跟着母亲天天往外婆家跑,协助完成喂食、饮水、服药、洗漱、更换体位、按摩身体等内容。凌赛冰学着母亲的样子,尽全力孝敬外婆。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外婆病榻旁边多了个小木桌和小马扎,凌赛冰就坐在这一边陪伴外婆,一边学习准备公务员考试,学习空暇期间就和外婆说说话,尽可能让老人家开心。她说,日子枯燥乏味,与外婆聊天成为了她的精神力量。回忆过往点点滴滴,更加珍惜和外婆在一起的分分秒秒。外婆去世后,凌赛冰非常庆幸自己选择回乡考公并且曾经随侍在侧,陪伴外婆走完人生最后一段人生旅程,了无遗憾。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凌赛冰说,每个人的想法不同,在国人的价值观中,敬老孝亲是最根本的行为遵循。有的人认为孝顺是陪伴亲人身边,日日柴米油盐,珍惜这一世光阴点点滴滴的幸福;有的人认为孝顺是在外为家人拼搏,家人会为自己取得的成就而骄傲,辛苦自己一人,让家人经济无忧……父母在,家就在,人生便有来路。于她而言,下班后可以看到父母的笑容,时常陪伴在父母身边,让二老晚年无忧,足矣。
新民晚报记者 张炯强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