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金汇港畔的一小片野生菰(gū)米悄然成熟。
这看似无人问津的“野草籽”,不仅难得一见,还大有来头——
在唐代以前,中国菰就已被当作粮食作物栽培,供帝王食用。
在唐朝,由菰米烹饪的雕胡饭让诗仙李白馋到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却“三谢不能餐”。
三千多年前,菰的果实“菰米”,曾经是周人餐桌上的主食——“六谷”之一,历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吟诵的雕胡饭,就是用菰米煮成的米饭。
今天,市民则更熟悉这种植物感染真菌后形成的水中蔬菜——茭白。
金汇港畔采摘的菰米
曾经古人的主食之一,味道怎么样?
菰是多年水生禾本科稻亚科稻族菰属植物,可以说是水稻的“亲戚”,生长在浅水湖泊沼泽中。菰的叶子形如蒲苇,开淡色小花,也会抽出“稻穗”,穗上黑褐色、细长约寸许的籽,就是菰米了。
菰米穗和去皮的菰米
古人很早就采集和食用菰米,算起来应有几千年的食用历史了。《周礼·天官·膳夫》记载:“凡王之馈,食用六谷”。东汉郑玄注“六谷:稌、黍、稷、粱、麦、菰。菰,雕胡也”。今天我们常说“五谷杂粮”,相比较“六谷”,少的正是菰米。
菰米煮成的雕胡饭,因其美味,经常出现在历代诗歌等文学作品中。三国时曹植在《七启》中就曾写到“芳菰精粺,霜蓄露葵”,芳香的菰米就是曹植列举的珍馐之一;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借宿在五松山下一位荀姓妇人家,当她用洁白的盘子为李白盛来雕胡饭,珍贵而难忘的味道就留在诗篇“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中,传诵至今。
曾经的“盘中餐”,为什么今天很少见?
由于菰生长在水边,菰米分批成熟,籽实比较容易脱落,基本是“熟一粒掉一粒”,水边的居民随吃随采比较方便,但这些特性对大规模人工栽培来讲就是比较大的障碍了。
后来,人们发现有些菰因感染上黑粉菌而不抽穗,但植株毫无病象,只是茎部不断膨大,逐渐形成纺锤形的肉质茎,就是现在食用的茭白。而菰感染黑粉菌形成茭白后,就不能开花结果,也就没法结出菰米了。这本来是一种农业病害,但人们很快发现,菰的膨大茎鲜嫩甜滑,于是逐渐开始了对这种茎的驯化食用之旅。茭白由此问世,到现在已成为我国仅次于莲藕的第二大水生蔬菜。
因为菰米采摘、规模种植的不便,加上被誉为“水八仙”之一的茭白的美味,自宋代以来,古人就不再大规模种植菰米,而是主动利用这一特性种植茭白。随后的千百年间,菰米也逐渐成为野生植物,越来越少见了。
在纪录片《风味人间》第四季《谷物星球》篇中,摄制组也特别追溯了这种古老的谷物,曾经带给古人的美味馈赠。
如今,在奉贤金汇港畔(航南公路桥至白沙大桥段步道西侧),这一片逃逸了真菌感染的菰,恢复了它“年少时的模样”。借由奉贤母亲河的滔滔河水,可以想象:
奉贤先民在炎炎酷暑中乘着小舟,将河边的菰米轻轻拍打至舟中,以收获这种野生粮食的场景。也可以遥遥畅想,诗人难忘的“雕胡饭熟醍醐软,不是高人不合尝”的滋味。
(转自:上海奉贤)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