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4日下午,闵行区“生命·实践”教育学视域下语文学科第一责任人学期计划交流会在闵行区中心小学举行,浸润扎根于“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前行者们相聚一堂,共享成长中的收获与感悟。
“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副院长伍红林教授、“新基础教育”研究所陆燕琴副所长参与活动并作现场点评指导。会议线上线下同步举行,由南片二组生态区联络人、闵行小学副校长彭春花老师主持,闵行区各生态区50多所学校的语文学科第一责任人及老师近9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首先,闵行区中心小学金建芳校长致辞。四月芳菲始,读书正当时。她认为,通过丛书学习,触摸大师的思想脉搏,明晰时代发展要求,明晰教育人的责任与担当。这次活动有助于智慧的碰撞和启迪,有助于教育高质量发展,也是一次吹响号角、滋生力量的活动,能助推我们领悟和深化丛书的学习。
14所合作校和组长校语文学科第一责任人结合“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丛书的学习,在深入分析各自学校现状的基础上,从学科发展目标、推进策略到具体工作任务措施等方面作详细解读与分享。
上半场,华坪小学、鹤北小学、交大实小、闵行小学、田园外小5所学校作了交流。随后,伍教授针对各校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了点评互动。他肯定了各校的努力,认为大家都关注到了教师发展的问题,关注到理论学习和丛书学习,并且从专题研究的角度,涉及到作业设计、信息技术与评价的融合,关注到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以及生态区的校群合作。
他建议,一是思考教研计划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区分好教研组日常工作与重点工作,梳理和抓住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去想办法突破,加强问题意识。在教师学习层面更要关注教师发展中的问题,青年教师要聚焦于“新基础教育”手册、纲要的学习,领悟教学的育人价值、教学三观十性等,实现从模仿到创造性的教学,还要研究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问题和需求;二是围绕新课标,我们“新基础教育”怎样率先作出尝试和突破,如作业设计、跨学科主题式学习、学科生活等,主题的选择也要多样化;三是必须要树立一种理念,作为先行区、合作校,开展语文专题研究,要思考在全国意义上的新突破、新发展,不能沉溺在过去的实践中,要有更好的突破,寻找新的标杆。
下半场,实验小学、莘松小学、花园学校、梅陇小学、明强小学、明强二小、航华二小、闵行四中、华漕学校等9所学校进行了交流。
伍教授适时开展了点拨和指导,比如问题与措施的匹配,跨学科项目的内涵、实践形态和评价、处理好1+X的关系,跨学科教研、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开发、新教研组长应该要阅读的书籍、如何用好“新基础教育”中期评估的一套指标、要给年轻老师一个底线要求等等,及时精准的点评让大家豁然开朗。
交流结束后,伍教授进行了总结性的点评和建议。他认为,这次活动感受到了教师们的精神风貌,但是随着新老更迭的出现,建议区域层面对教师生态方面作个归类,寻找针对性的办法。二是合作校要在“全实深”基础上追求“精特美”,要有深度思考。三是在新课标的融合、语文教材的研究、学生的学习方面还要作深入的研究,比如可以在大单元整体教学研究、大单元跨学科主题学习等方面各校有侧重点地开展,各有所攻,各有重心,14所合作校要在整体设计上下一点功夫。
陆燕琴老师对本次活动作了总结点评。她首先介绍了这次活动的意图,是为了提升各领域第一责任人的研究力、管理能力和指导能力,提升教研团队的研究品质,夯实日常校本研修,回归到研究传统中。今天看到了大家理论学习的自觉,也看到了基于校本的问题剖析和目标策略的推进,各校计划与新时代新改革要求的融合等。今后,区域推进中会更注重某个学科的整体策划,会关注学科建设的系统性。她也对各校提出了建议:一是要对时间单位做一个清晰的表达,作一个精细化的考量;二是在关系式的角度对计划做一个深度的思考,思考跟语文教师的关系、跟学校管理制度的关系,教研组文化、课题研究、日常教研组织方式等,要有更长程细致、多维的思维;三是今天结果式的表达比较多,要呈现推进式的表达,要去锤炼这种能力,还要考虑到教研的管理,对教师的评价方式的更新,希望第一责任人在这些方面作更好的跟进。
语文学科作为母语和工具学科,给孩子的生命打上明亮温暖的底色,责无旁贷。让我们养足底蕴,滋养心灵世界,在充满生命气息和实践芳香的“新基础教育”研究之路上迎风走路,且行且思,共享生命成长的尊严与快乐!
转载请注明出处。